2025年2月外贸新规解读:全球贸易政策再调整

TESTCOO/2025-02-10

#新规 2月外贸新规

1、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
2、中国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助力中部崛起
3、中国对欧盟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4、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5、美国对超800美元货物进口监管加强
6、美国FDA发布婴幼儿加工食品铅含量指南
7、墨西哥对快递进口小额商品征税17%-19%
8、越南取消低价进口商品免税
9、俄罗斯提高进口汽车关税
10、日本禁止138种全氟化合物的生产与进口
11、韩国公布2025年上半年进口水产品重点监管名单
12、泰国对1500泰铢以下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13、哥伦比亚要求进口商品入关前48小时申报
14、摩洛哥加强贸易保护措施
15、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水回收反渗透(RO)膜性能分级指南

2025年2月,国内外多项外贸政策密集生效,涵盖关税调整、出口管制、贸易便利化及国际市场规则变动等领域。这些新规对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商及国际物流均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为关键政策梳理与分析:

01《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25年度《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

该目录调整了涉及出口管制的物项和技术,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取代2023年第66号公告的旧版目录。调整内容涉及敏感技术、高端制造设备等领域,旨在加强对双用途物项的监管。

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进口经营者需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相关规定,先向生态环境部报批,并在商务部申请进口许可证后方可向海关办理手续。这一新规将影响相关行业企业的进出口流程,需及早适应政策调整。

02海关总署出台16条重点措施,助力中部崛起

海关总署发布16条政策,旨在促进中部地区开放发展,主要包括:

优化铁路快通、过境班列监管模式,支持鄂州花湖机场开通国际货运航班,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在国际物流中的枢纽地位。

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助力中小企业更好融入国际市场。

推广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进出口贸易的安全性和效率。

扩大综合保税区政策试点,打造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示范区,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部地区。

促进中非经贸合作,支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与肯尼亚机场卫生合作协议,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制品的进出口合作。

这些措施预计将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03对欧盟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2月6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继续征收反倾销税,为期5年,税率保持不变。

该决定基于市场调查结果,发现欧盟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导致国内相关产业受到冲击。此次延长反倾销税期限,旨在维护国内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减少不正当价格竞争对市场的影响。

04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2025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关税。

该措施将影响多个行业,特别是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领域。中国出口企业需密切关注新规,并制定应对策略,如调整供应链或开拓新市场。

05超800美元货物进口监管加强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自2025年1月11日起,强化对总价值超800美元的进口货物的监管。

具体措施包括:

严格核查申报信息,防止低报货值以规避关税。

加大对高风险货物的抽查力度,重点审查电子产品、奢侈品等高价值商品。

实施严格的进口税收政策,同一收件人在一天内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商品总价超800美元,将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可能被暂扣并要求支付额外税费。

此举可能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产生影响,建议提前调整价格策略,确保合规运营。

06婴幼儿加工食品铅含量指南发布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婴幼儿食品铅含量指南,规定:

水果、蔬菜、混合食品、酸奶等 铅含量不得超过10ug/kg。

根茎类蔬菜 铅含量不得超过20ug/kg。

婴儿干谷物食品 铅含量不得超过20ug/kg。

该指南的发布旨在降低婴幼儿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保护儿童健康,相关出口企业需及时调整产品标准,以符合美国市场要求。

07墨西哥对快递进口小额商品征税17%-19%

自2025年1月1日起,墨西哥对通过快递公司进口的小额商品征收17%-19%关税,主要针对来自无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商品,例如中国。

08越南取消低价进口商品免税

自2025年2月18日起,越南取消对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2.88元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免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将提高进口成本,影响跨境电商卖家的定价策略。

09俄罗斯提高进口汽车关税

自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调整进口汽车关税,税率上调至20%-38%。

此举旨在支持本土汽车产业,减少对进口汽车的依赖。

10日本禁止138种全氟化合物的生产与进口

日本政府2025年1月10日起全面禁止138种全氟化合物的生产、进口和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因环境污染风险较高,禁令的实施将对化工、纺织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1韩国公布2025年上半年进口水产品重点监管名单

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重点监管的进口水产品,涉及8个国家的15个品目,并加强对重金属、细菌污染的检测。

12泰国对1500泰铢以下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泰国财政部宣布,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进口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含运费和保险费)的商品可免征关税,以促进小额跨境贸易。

13哥伦比亚要求进口商品入关前48小时申报

哥伦比亚新《海关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求所有进口商品须在入关前48小时完成海关申报,否则可能面临滞港和罚款。

14摩洛哥加强贸易保护措施

摩洛哥政府自2025年1月21日起加强贸易保护措施,涉及钢铁、陶瓷、塑料等多个行业,并加大反倾销调查力度。

15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水回收反渗透(RO)膜性能分级指南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ISO 20466:2024指南,对水回收反渗透(RO)膜的性能进行分级,以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2月外贸新规凸显全球贸易政策“安全化”“环保化”趋势,企业需动态跟踪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策略。更多细节可参考财政部、商务部及国际海关部门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