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货员百科】自行车零部件的检验及测试

TESTCOO/2021-10-22

说到自行车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从小时候的凤凰、永久自行车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公共自行车,它为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自行车由各个部分的零部件组成,验货员在检查自行车零部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需要特别测试什么,这就告诉你!

1.自行车零部件分类

自行车零部件按其作用大致可分六类:

1)支撑部件:车架、前叉、鞍座、车把、支架等。

2)传动部件:脚蹬、曲柄链轮、中轴、链条、飞轮等。

3)滚动部件:车圈、前后轴、辐条、钢珠、车胎等。

4)制动部件:车闸,主要有普通手闸、钳型闸、悬臂闸、涨闸、抱闸、脚闸等。

5)变速部件:变速轴、变速器、多速飞轮、拨链器等。

6)其它附件:挡泥板、链罩、车铃、车锁、车灯、气筒等。

1

2.自行车零部件的质量要求

1)执行标准:自行车零部件现行标准为国家标准 GB/T3564—3566/-93。其内容包括各种自行车零部件的命名、安全要求、装配要求、主要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等。

2)几种零部件的主要质量要求:各种零部件的成品除应按标准规定完成各项工艺参数外,还需按标准规定完成各项技术指标。以下列举几个主要零部件的一般质量要求。

①中轴:中轴种类有多种,出口以 B 型轴为主,轴棍、轴碗、锁母等的表面处理方式有电镀(铬或锌),电泳,按国家标准规定,中轴组装后,用重 220g 标准摆锤摆动,其灵敏度不少于 50 次(次数以单向计算)。

②前后轴:出口以普通轴为主,一般以花盘条孔数区分规格,有 10、14、16、18、20 孔之分,成品轴皮两侧花盘的条孔应相互错开半个孔矩,前后轴组装后用重 175g、长 178mm 的标准摆锤摆动,灵敏度不少于:前轴 120 次,后轴 100 次,(次数均以单向计算)后轴组合后的轴身径向,端面跳动量不大于 0.3mm。

③飞轮:出口通常有 1/2″×1/8″×16 牙(20 牙、18 牙、22 牙)之分,均为普通单齿轮片飞轮。按国家标准,飞轮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灵活性,即倒转无卡住现象,外套、千斤表面硬度 HRA≥75 度,丝挡、平挡硬度 HRA≥68 度,飞轮组装后的径向、端面跳动量应小于 0.4mm。

④链条:出口规格有 1/2″×1/8″×114 节(106 节)等,链条的主要检验项目有灵活性,即在专用检具上通过无卡住现象,弯曲度 100 节对折不大于 70mm,链条的最低拉断力为 8010N。

⑤车闸:车闸的技术要求除正确安装后使用轻便灵活,闸簧能使闸把迅速复位外,还应保证各联接部位的牢固力,一般为 980N 以上,制动性能按 GB3565 规定,即干态制动在最高速度时,行程为 5m 或 5m 以上的自行车,以 24km/h 的速度行驶时,或行程为 5m 以下的自行车,以 16km/h 的速度行驶时,均应在 5.5m 距离内平稳而安全地停住,湿态制动,以 16km/h 的速度行驶的自行车,应在 15m 距离内平稳而安全的停住。

对其它自行车零部件各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请参阅国家标准 GB/T3564—3566/-93

自行车零部件的电镀、油漆件外观质量要求请参阅 SN/T0248.2—93。

3.自行车零部件的检验

1)检验依据首先应根据合同、信用证开列的具体要求进行,若合同、信用证未做规定,则按国家标准或其它标准实施检验。

2)检验项目:主要有外观、型式尺寸、规格、精度、强度、数量、包装、标记等。

3)检验方法与判定:

①感官鉴定:利用量具、检具或直观方法对产品的规格、尺寸、形状、颜色、电镀、电泳、油漆等表面处理后的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判定的过程为感官鉴定。

规格检验凡有一个不合格,应加倍复验,复验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其它外观项目的检验判定按 SN/T0248.2—93 掌握。

②精度测量:将试样用专用夹具夹持并置于平板上,通过百分表等量具测量试样的某个部位,比较出某个被测点、线、面相对于基准的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和圆摆跳的偏差值。此项检验如初验发现不合格率超过抽样数的 10%,则应加倍复验,复验不合格率仍超过 10%,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

③强度试验:根据零部件实际用的环境和受力状况,用相似的条件对试样进行测试,以判定其质量水平。经测试发现一个不合格应加倍复验,复验仍有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采用 GB2828 抽验后,应以相应的 Ac-Re 值为判定标准。

除上述几项检测外,还有耐蚀性、耐疲劳等项目。这些试验是模拟自行车骑行时受到的湿热和有害物质侵蚀的情况和往复受力的情况而进行的测试,如电镀件的盐雾喷雾、漆膜的附着力以及某些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试验等。

4.自行车零部件的包装储存

①包装无论采用何种材料或形式尺寸,均应牢固、防潮、清洁,并适合于长途、远洋运输。

②包装标志要清晰、完整。

③要建立必要的出口批次管理制度。

④在正常仓储条件下,自行车零部件的仓储期为一年,超过一年或有包装破损时,要重新开箱检验品质。

⑤对仓储条件不符合要求或生产质量不稳定的,应经常开箱检验品质变化情况。

⑥包装箱应印有下列标志:(中英文)产品的名称、商标、规格(货号)、容量,毛、净重,体积及批号、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出口包装代码等。

⑦装运过程要做到轻装、轻卸,避免包装箱破损,造成零部件的撒漏。

2

5.自行车装配前检验项目:

1)装配前个别部件的状态检验的必要性

比如前把套管内是否有毛刺,曾经碰到过有些工厂对于前叉套管内圆倒脚的处理不当而引起毛刺过多,这样第一可能引起不能组装,第二可能引起组装件难组装或者组装以后表面受损。但是如果组装的时候毛刺经过简单摩擦处理,在组装起来以后再检查就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对于把立管和套管组装配合性的检验,可以以组装以后拆装检查表面有无明显刮痕为原则

2)装配质量检验

装配以后的整车经过调试,车架、前叉及前叉合体:组合后前叉应回转灵活、无松动可以通过轻震听声音检查配合件有无松脱或者组装不紧,另外对于各部件,可以通过以下的要求或验手法进行检验:

A.突出物:经组装后,凡长度大于8mm的刚性外露突出物,其尾端均应倒圆,倒圆半径应不水于6.3mm,这类突出物的大端尺寸应大于12.7 mm,小端尺寸应大于3.2 mm。

B.车把:把立管插入前叉立管的深度应不小于最小插入深度标记,其调整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要求车把经正确调整后,应在正前方位置的左右两侧各不小于60”的范围内转向灵活,轴承处不应出现紧点、僵呆或松弛现象。

C.把立管

要求把立管上应有一个永久性标记,清楚地表示把立管插人前叉立管的最少深度,或者用一个可靠的永久性装置来保证其最少插人深度。插人标记或插人深度从把立管末端量起应不小于管径的2.5倍,且在标记下面至少应有一个管径长度的管子材料没有切槽。插人标记不应损伤把立管的强度。

D.把立管与前叉

测试要求将把立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和前叉立管内,按制造厂的说明书将把芯丝杆旋紧,对把立管/前叉的夹紧装置施加一个25N。m的力矩,我们某些客人在现场可作以下测试,将前把和前轮抓紧,固定前轮,双手握前把手同时施加70N的力,看有没有松脱。(注意这点以前客人有投诉过,已经加入SWI)

E.中轴部件:中轴碗应平整地压入或旋入中接头内,锁紧后,中轴应回转灵活、无松动;中轴锁母的紧固扭矩应不小于30Nm。

F.车轮

测试要求对装有轮缘闸的自行车,在轮辋上适当点处沿轮辆作径向测量时,其跳动量应不大于2 mm以及,在轮辋上适当点处沿轮辆作轴向测量时,其跳动量也应不大于2mm,前者称径向圆跳动公差,后者称端面圆跳动公差。一般工厂对铝制车轮要求更需要达到1.5mm的转动精度,工厂内一般都有测试车轮的简易装置,检查时通过调整幅条的张紧度来调节径向和端面的跳动公差。

G.轮胎

要求轮胎,轮辆应符合各自的标准,外胎和内胎应与轮惘相匹配。将轮胎充气到最大充气压力的110%,经过5 min后,外胎仍应完整地包合在轮辆上。大部分工厂对于轮胎都会进行48小时静放测试,而有些工厂在包装以前都会对轮胎充好一定百分比的气,因此拆包装检查以后即可以留意到轮胎有无大泄露。

H.轮辋与前叉、平立叉之间的间隙

应不小于 5mm,其两边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3mm。经穿条校正后的轮辋的辐条平均张力应不小于 300N,单根辐条的张力应不小于 150N;辐条螺纹头部不得凸出于条母外;气门嘴孔应位于两大档之间。

I.脚蹬:

应有能区分左、右螺纹的标志,螺纹应正确并与曲柄配合良好,运转应灵活,无松动。

要求一,是地面距离自行车在无负载状况下,将一只脚蹬处于其最低位置且使脚踩面与地面平行,如果只有一个脚踩面的话,该脚踩面要朝上,自行车应能由垂直位置向一侧倾斜250而脚蹬上的任何零部件不触及地面。另外对于装有 避 震 弹簧的自行车,在检测时应使避震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就好象有一个体重85kg的骑行者,坐在上面一样。

要求二,是足趾间隙:不装有足固定装置(如足尖套)的自行车,其脚蹬到前轮胎或前泥板(在它们转到任意角度时)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89 mm。其测量方法是从任意一脚蹬的中心线向前平行于自行车的纵轴线,量到前轮胎或前泥板扫出的弧线的最短距离。

J.鞍座

要求一静负荷试验(鞍座和鞍管) 即将鞍座和鞍管正确地装配在车架上,鞍座夹紧螺栓应按推荐的力矩旋紧。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内之一点上,以哪处对鞍座夹的力矩大,应在力矩大的那一点垂直向下施加一个不小于668 N的力。移去这个力之后,在离鞍座前端或后端25mm内之一点上,以哪处对鞍座夹的力矩大,应在力矩大的那一点施加一个222N的水平力。

要求二鞍座强度试验:将鞍座装夹在一夹具中,并将鞍座夹紧螺栓以其推荐的力矩旋紧,应对鞍座面后端的下方和前鼻部的下方依次施加400N的力,该力不应加在钢质鞍梁的任何部位上。

K.链条:安装后,传动链条在转动时候应松紧适宜,运转灵活并不得有卡住、脱链或与车架、链罩碰擦,在骑行测试时可以倒链几圈听听摩擦声音是否理想,新标准舍弃了旧标准中链条应能承受 8010N 的最低破坏拉力的要求。但指出应符合 QS 标准。

L.链轮曲柄:两曲柄应组装成一线;中轴棍两端面应与曲柄外侧面装平;曲柄与车架平叉的间隙应不小于 2mm 并不得与链罩碰擦。

M.链罩:定位应正确、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主要要求链罩至少要从链条及牙盘齿合点前 25MM 处装起。

N.幅条挡盘

旧标准对此并没有提到,新标准中是针对装有后变速飞片的自行车而提出的要求,规定在后飞轮旁应装有一个幅条挡盘借以避免由于链条被不适当的拨链或损坏导致链条阻碍车轮的旋转或使突然停车。

O.飞轮

变速车后轮齿盘层叠那部分,根据变速档次五六七片不等,它与中轴位置牙盘对应确定变速车可以有几档的变化,比如前面三个牙盘,后面六个,总共就有十八速的变化。大部分工厂的飞轮组装并没有上紧,我们可以从以下检验确认:首先刹紧车闸,固定车体不动,踩住脚蹬可发现飞轮会空转半圈左右。

要求组装后,应回转灵活、无松动;其紧固扭矩前轮应不小于 18Nm,后轮应不小于 30Nm。

P.车闸

I)测试一有安装杆闸的自行车,当车把转角定在60度时,闸皮不能与车轮的轮辋相碰;在车把回复到正中位置时,闸杆应该既无弯曲,也无扭转。

II)测试二在确认制动系统调整正确以后,在闸把或副闸把上离末端25mm处施加一个力,这个力应为450 N,或者小于450 N也可以,只要能做到:

a)线 闸的闸把碰到把套,或无把套的则碰到把横管;

b)线 闸的副闸把与把横管的顶面相平,或碰到把横管;

c)杆 闸的闸把与把横管的把套顶面相平。

这项试验应在每个闸把和副闸把上重复10次。动作应灵活可靠,闸皮角度与轮辋应吻合,经调整后的间隙应不大于3mm;左右闸把应能配对,其安装位置应符合使用国的习惯。

III)测试三车闸的技术要求除正确安装后使用轻便灵活,闸簧能使闸把迅速复位外,还应保证各联接部位的牢固力,一般为 980N 以上,制动性能按 GB3565 规定,即干态制动在最高速度时,行程为 5m 或5m 以上的自行车,以 24km/h 的速度行驶时,或行程为 5m 以下的自行车,以 16km/h 的速度行驶时,均应在 5.5m 距离内平稳而安全地停住,湿态制动,以 16km/h 的速度行驶的自行车,应在 15m 距离内平稳而安全的停住。

Q.操纵线:

应具有保证正常操纵的长度,钢绳与钢绳套间的运动应顺畅,其尾端应经钝化或加有能承受20N力的尾套

R.反射器

主要四个位置需要安装反射器。

侧面两个,其中至少一个必须装在车轮幅条上,并且两个反射器必须为同一颜色,要么透明白色,要么黄色。

前面一个,一般组装在前叉上,要求应为透明白色。脚蹬前后表面个一个,应该为黄色。

最后一个位置在后面,一般在货架或者鞍座上,要求用红色。

S.照明系统

这部分国标并不强制要求,只是对有安装照明系统的要求车灯线布线应合理,避免磨伤,常见的一种叫摩电灯,主要靠车轮摩擦带动小电机发电。

T.变速装置

I)变速装置是变速车的检验重点,调整后的外变速装置,在变速范围内应变档正确,倒转时不得出现脱链现象;内变速装置变速位置应清晰,中间不得有空档。测试技巧多样。我们常检验的变速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定位的,调节旋把可以清楚的选定每一档的位置;还有一种是非定位的,靠前拨器与链条摩擦调节变速。 非定位常见的一是指拨变速,还有一个是旋转变速。变速质量的好坏跟变速装置的配合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工厂对整套变速装置会采用不同供应厂家的配件,这有时候可以从配件的 MARKING 上了解到。

II)检验上述首先对组装好产品测试安全项目合格后,通过飞轮或者旋把上的微调旋扭调节好变速器后上路骑行,骑行的时候注意牙盘大小片之间切换是否顺畅,按档位一档一档进行切换,并在前牙盘和飞轮最大片位置时进行倒链看链条是否顺畅。

III)产生变速不顺畅的原因大概可能有以下几种:一是有些工厂在组装的时候并没有完全调试好变速的功能,比如变速线过松,或者微调螺丝未调正好,二是组装上某些部位未装到位,比如前拨器。正常情况下调拨器应调正到与牙盘相对平行位置,如果未到位会产生超链,脱链或者变位不到或不畅,最后是车架的问题,正常的车架应按图纸尺寸定位好,比如后三角架如果尺寸不合格,就可能引起变速功能不当。

U.支架:支架支起后,车把在任意位置时,车身应能停稳,支架定位,复位应灵活可靠。

(3)包装运输

自行车分散件装和单辆装两种包装形式。要求散件包装时,零部件之间要加衬纸垫,有些零件要求装在小纸盒内,以防擦伤。单辆成车包装箱内加衬垫物要牢固,以防车辆晃动。在运输中应采用机器装运或集装箱装运,避免磕碰以至影响自行车外观质量和精度,装运过程也要做到轻装、轻卸,避免包装箱破损,造成零部件的撒漏。